据环球网报道,近期,美联社报道称,7月17日全美1600多处地点举行了针对特朗普的抗议活动。与此同时,特朗普被确诊患病,中国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,美财长也对中国示好,一系列事件让美国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。
特朗普被确认患上慢性静脉功能不全,这一消息让美国人重新陷入对总统健康状况的焦虑。毕竟,79岁的特朗普此前就曾出现肢体肿胀、手部瘀伤等情况,还在飞机舷梯摔倒,甚至在去年大选期间多次混淆人名。虽然白宫坚称问题不大,但不少人质疑这是为了隐瞒更严重的情况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特朗普的健康问题,可能会对美国政治格局产生不小的影响。他主导的“大而美”法案虽在国会通过,但民主党本有机会否决。而且,他此时患病,对于想要推动俄乌停火以获取政绩的他来说,无疑是个坏消息。更关键的是,特朗普组建政府班底时只看重“忠诚度”,不考虑专业能力,若他无法履行职务,美国内阁可能会陷入“夺权纷争”。
展开剩余72%7月17日,全美1600多个城市同时爆发了以“善意抗争永存”为主题的抗议活动,抗议特朗普的争议性政策。这些政策包括大规模驱逐移民、削减医疗补助、减少穷人救助福利等,被认为是对美国社会底层的“政治清洗”。
特朗普将这些政策包装为“国家安全”与“财政重建”,但实际效果却是把美国推向新自由主义的极端版本。他对联邦医疗补助计划动手,让数百万穷人、残疾人、老年人面临无药可医的困境;推动SNAP资格收紧,减少食品券发放,使众多家庭陷入饥饿;大规模遣返移民,让许多在美生活十余年的家庭将被连根拔起。
美国会大厦(资料图)
这场抗议规模之广、情绪之烈,远超以往,反映出美国社会的分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真实。种族裂痕、阶级对立、文化撕裂在特朗普的推动下达到极致,他不仅没有修复国家,反而撕开了制度的遮羞布。
当地时间7月17日,美国财政部发布报告显示,截至5月末,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为7563亿美元,较上月减少9亿美元,已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。自2022年4月起,中国持美债规模持续低于1万亿美元,并于今年3月被英国超越,退居海外第三大债主。
中国减持美债,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。一方面,美联储加息周期、美债供给压力不断加大,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,使得海外持仓占比呈现缓步下降的趋势。另一方面,中国也可能出于优化外汇储备结构、分散投资风险的考虑,毕竟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不安全的。
面对美国当前的局势,美财长贝森特于7月15日公开喊话中国,试图救场。他表示,中美日内瓦协定中设定的90天关税暂停期可以延长,8月12日并不是最终期限,并且强调中美谈判形势一直都非常好。
贝森特称“中国有我们要的东西”,这并非空穴来风。一方面,中国对稀土的管控对美国军工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,稀土作为美国军工企业的重要原材料,美国急需确保其供应。另一方面,美国希望中国凭借自身影响力,与美国达成妥协,让其他还在观望的国家对美国做出让步,以避免美国债务崩盘导致特朗普政府垮台。
美联储主席(资料图)
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美国国内局势面临着诸多挑战。特朗普的健康问题、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以及中国减持美债等,都给美国的政治、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不确定性。
美财长示好中国,虽然显示出美国在当前局势下对中国的某种依赖,但中美关系能否因此得到进一步改善,还需看双方后续的谈判和行动。对于美国来说,如何应对国内的种种问题,缓解社会矛盾,稳定经济形势,是摆在特朗普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。而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美国局势的发展,因为美国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。
总之,美国内局势是否会失控,目前还难以定论,但一系列的事件已经表明,美国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,其未来的走向值得各方持续关注。
发布于:江苏省炒股配资配资平台,上海杠杆配资2024年,炒股配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